攸樂山離景洪市區只有50多公里,所以,來到景洪市,怎么能不去攸樂山呢?
攸樂山現在名叫基諾山,在清代的文獻里,一直被寫做“攸樂山”,基諾人古來自稱為“攸樂”。在基諾山的密林里,至今分布著40多個基諾族村寨,聚居著1.7萬多人,他們仍然保留著一些古老的民風民俗?;Z山一名屬當地基諾族語,“基”是舅父,“諾”是后代,“基諾山”就是舅父的后代居住之地。這一地名顯然產生于母系氏族社會時期,舅父的社會地位極高,故基諾族有舅父后代一說。
而《普洱府志》中有著一段記載:“舊時武侯遍游六山,留銅鑼于攸樂,置芒于莽芝,埋磚于蠻磚,遺木梆于倚邦,埋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撒,因此名其山?!蔽羧罩鼧飞?,似乎是依孔明留銅鑼于山內而得名。
無論如何,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古來這山就有基諾族人居住,也有漢人密切來往。這座在連綿起伏的無量山余脈巍然高聳的山峰盛產普洱茶,是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之一。被人稱為云南古代第一部風物特產百科全書的《滇海虞衡志》中,攸樂即基諾山被排在六大茶山之首。
明末清初時,漢族商人成群結隊來到此地,與基諾人一起種茶、制茶,販運到景洪及更遠的地方,茶葉產量每年曾高達1500多擔。民國年間人士張肖梅,在其所編的《云南經濟》也提到:“大山茶以倚邦、易武、曼撒、架布、曼專、莽芝、革登、曼松、攸樂等處最著,而以攸樂為中心”。
攸樂山位于現今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基諾鄉境內,隔補遠江(小黑江)與革登茶山、莽枝茶山、孔明山相望。這里的海拔在575~1691米,年平均氣溫18~20℃,年降水量平均1400毫米左右,土壤以酸性紅壤為主,是適于種茶的地區。
攸樂茶山明朝初年至少已有茶園四千畝以上,至今在龍帕村,巴來村留下的兩千多畝古茶樹其樹圍大多超過100厘米。明朝末年已有漢商進入攸樂山販茶。攸樂山離瀾滄江很近,瀾滄江對岸是車里宣慰司,沿江而下便是東南亞各國。清政府為了鞏固邊疆,為了掌控車里地區,同時也為了茶葉,曾計劃將攸樂山的茨通建成滇南重鎮。
雍正七年(1729年)普洱府成立時,清政府在茨通筑起攸樂城,設同知一員,右營游擊武官一名,駐兵五百,設鹽課司,同時還規定,江外(瀾滄江以西)的車里宣慰司要歲納銀糧于攸樂同知,清政府賦予攸樂同知行使的權力很大。
然而,攸樂同知的設立受到了傣族上層人士的抵制和反抗,攸樂山一帶連年發生起義,加之瘴癘流行,使官兵、大員們無法駐扎下去,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政府才不得不將攸樂同知移至思茅。
清代二百多年間,攸樂山沒有茶莊,攸樂人不做七子餅茶,但攸樂人會做竹筒茶和茶膏。攸樂人做的茶膏顏色烏潤,內服可治霍亂、嗝食、傷風、咳嗽,外用可消腫化膿。
清代攸樂山有茶園萬畝以上,20多個寨子都產茶。攸樂山的茶一部分被思茅、普洱的商人買去,一部分被倚邦、易武的茶商買去做七子餅。攸樂山的茶至遲在道光年間已銷到印度和歐洲,英國人克拉克在1886所寫《貴州省和云南省》一書中已寫到,東印度公司在大吉嶺和加爾各答均有中國茶葉代辦處管理倚邦和攸樂產的茶。
抗日戰爭爆發后,六大茶山逐漸衰退,以茶為主要經濟收入的攸樂人生活更加窮困。1941年兵役和苛稅已經讓貧困的攸樂人難以承受,社會矛盾、民族矛盾日趨激化,已到了一觸即發的時候。而正在此時,茶商楊安元在攸樂山收茶時又因不尊重攸樂人的習俗,引起攸樂人的憤怒,雙方發生沖突后事態擴大。1941年12月,攸樂人聯絡瑤族、哈尼族等少數民族舉行抗暴起義,戰事一直打到小黑江對面的曼林、牛滾塘、秧林、江西灣、倚邦等地。國民黨動用軍隊也無法控制局面,后來還是云南省府主席龍云出面安撫,才將攸樂人起義之事平息下來。
兩年的戰亂,使攸樂山經濟、社會受到嚴重挫傷,人口減少,茶園大量撂荒,后又因連年燒山開地種糧,茶園損毀很多。但到20世紀70年代,保存下來的成片古茶園仍有三千畝左右。
現在的攸樂古茶園主要以龍帕村為中心向四周散射,以龍帕山最為集中。另外司土老寨、么卓、巴飄也有老茶樹分布,古茶園面積約3000畝,很多是幾百年古茶樹。
茶種基本是大葉種,偶有小葉種間雜其間。歷史上攸樂山不制作緊壓茶,曬青茶毛料主要提供給倚邦、易武、景洪等地去加工。歷史上著名的“可以興”茶磚據說就是用攸樂茶制作的。
攸樂山的基諾族有悠久的制茶歷史,現在還保留著制作火燒茶的特殊工藝:把茶的鮮葉用一種稱為“冬葉”的植物葉子包起來放到火炭上燒烤,當外面的“冬葉”烤干后把里面的茶取出,可以現煮飲用,也可以揉后曬干留著飲用。
攸樂山古樹茶的干茶條索緊而結實,滿披銀毫;沖泡后湯色呈金黃色,清澈透亮,香氣高揚,舌面苦澀度稍高,苦底重于澀,且苦味明顯,茶性較烈;茶湯入口回甘較快、持久,茶底葉片飽滿柔軟細嫩而肥厚。
另外攸樂茶外觀不算漂亮,茶葉常帶有少量“糊片”(茶葉殺青時粘在鍋里的焦葉碎),這是由于當地茶農手工殺青做茶造成的,在其他仍然采用手工鐵鍋殺青的茶區,也不同程度會存在這個情況。(完)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